201712/work.jpg

最近和一位老朋友吃饭,他说他最近比较苦恼: 「开始有职业危机了,担心自己失去对工作的热情,似乎离油腻的中年人又进了一步」。 作为一名互联网工程师,我深知这个行业技术日新月异, 如果对工作都失去了兴趣,会将自己置于跟不上时代发展、自身得不到提升的危险境地; 从个人生活质量来看,工作占据了一天 1/3 ~ 2/3 的时间, 失去热情的工作会成为人生的桎梏,不是驾驭工作,而是被工作所奴役, 这会进而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,得个抑郁症稀疏平常。

如何保持对工作的热情,当自己陷入困境时候如何重新调动工作热情? 这是职场人需要深思的问题。

工作带来什么?

从因到果,让我们先聊聊工作给我们带来什么?

对于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群众来说,物质上的回报是重要并且第一位的。 如果温饱的需求都没有被满足,就没必要讨论精神世界的热情了。 大部分刚出校园的职场新人可能处于这个状态,一人吃饱全家不愁。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说起: 当「生理需求」、「安全需求」被满足之后,就需要「社交需求」、「尊重需求」 和「自我实现的需求」。 将这些需求映射到工作中,那就是成了「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」, 「工作能干出成绩,获得认可」, 「有挑战,干出成就感」。

我有过一段经历:一个优秀工程师突然申请离职,和他沟通离职原因时, 他的反馈是「乏了,觉得工作没劲,甚至怀疑开发工程师是否是自己想要的工作, 想要回家休息一段时间」。 这个小伙子其实很优秀很优秀,FullStack,好奇心强烈,休息了一段时间,去了豆瓣厂。 我们后来分析,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导致他对这份工作失去了兴趣:

  • 他被分配到的工作内容不够有挑战,业务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面有重复性
  • 他所做的几个项目,没有被充分发挥价值,没有获得足够的认同感
  • 公司的业务没有出现迅猛爆发,缺乏业务上的成就感

由于这个案例的存在,后期我们也做了一些调整,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优秀人才流失悲剧。 当然,这些调整都是从组织的视角出发。但并非所有组织都有这样自省能力。 那么作为个体,有哪些方法可以挽回逝去的热情呢?

放大已有成绩的影响力

将已有的工作成绩影响力放大,这是最不耗力气的一种办法。

我们工作中,应当是取得了一些成绩的,这些成绩是否已经最大化发挥作用了? 还有没有价值可以深挖?

扩大作用的一种做法就是写作。 将工作内容中有创新、创意的地方,落实为文章进行发表。 不少公司会有和技术相关的宣传平台,比如沪江就有一个「沪江技术学院」公众号。 就比较适合发布公司内的一些技术创新、工程实践。 如果公司没有提供这样的平台,也可以使用自己的公众号或者博客,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敏感信息不要泄露。

除了使用写文章的方式,还有其他一些思路可以参考:做内部/外部分享; 将成果开源出来。做分享可以给自己带来不少成就感, 内部的分享可以更快速的对自己的成果进行宣传,也能通过这种形式培养信任感。 做开源是一个更大的话题,不少团队有这样的成功经验。比如饿了么的 Element, 我司也开源了 Guice 这样的系统。 这都是在日常工作中的工程实施总结形成的开源项目。

有同学会问:自己觉得自己的工作亮点太少,缺乏对外部分享的价值。 其实这种担忧大可不必,只要是有价值的输出,总是能找到适合的输出对象, 如果对行业老司机没有帮助,那么对新人是否有帮助呢? 对上下游的 parterner 是否有帮助么? 前两天还看到一个阿里的开源项目 alibaba/java-dns-cache-manipulator, 你能说这个很复杂么?但仍然可以给特定场景的人带来帮助。

加大深度广度,追求极致

假如工作内容是千篇一律,相信不管是谁都无法长期容忍。 这时候就要考虑一下突破自己固有的职责边界。

第一种路径是突破工作内容所需要的深度, 将工作关注的问题能够刨根问底。在平凡的工作机会上面做出彩。 牛顿在发现力学三大定律,发明微积分后,还去英国皇家铸币厂工作。 我相信作为物理学家、数学家,他对主持铸币这个工作和他过往的工作无关, 但他仍然投入了极大精力和热情去处理事务,并且变革了从银本位到金本位。

第二种方式是扩大自己的涉猎面,尝试探索新鲜事务。 在日常工作中,思考一下自己的上游、下游是否有遇到一些瓶颈,可否给予他们帮助? 支撑自己日常工作的基础设施是否足够高效、健壮,能否在上面出一些力量? 更有甚者,一些技术同学可以向前台走,去从技术的视角推动业务的变化。 也有一些同学可以往后走,往 BI 或者 AI 发展。 改变自己的职能变动太大,但是适当扩展自己涉猎面可以增强自己综合素质, 为未来提供更多可能性。

最后一个路径是以更极致的标准来要求自己。 有些朋友可能会说道:在工程实践中,我们不是不推崇过度设计么? 的确,我们要避免矫枉过正,但如果现在要求达到 60 分,我们做 120 分可能是过度设计, 我并不觉得追求 80 分有什么过分。 以超出需求者期望的姿态做事,技术上面追求极致,业务上追求卓越, 过程可能比较艰辛,但是获得的成就感也会更大。

积极主动去摸索自己的瓶颈,不要被自己的现状所禁锢。 掌握自己固有知识,挖掘上下游知识,这是保持热情的重要方式。

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

一个人是孤独的,鲁滨逊尚且需要星期五相伴, 何况我们这些生活在高度复杂社会里的人。 当一个人对方向产生迷茫,对处境有困惑,对问题感到棘手时候, 陪伴在周围的朋友是极其重要的。

我在前东家曾经有过迷茫的时间段,但是遇到了相当多可以学习的朋友。 我们交流对现状的看法,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,畅谈未来发展的可能性。 这个过程中,发挥出了 1+1>2 的效应,互相激励,互相促进。

如果在团队内找不到合适的伙伴, 那么参加外部活动,加入本地社区就是另外一种寻找朋友的方式。 在豆瓣同城、Meetup 等网络社区中,都可以找到大量同行业的朋友。 我自己曾经深度参与的组织有 CPyUG(Python 社区) / GDG(Google 开发者社区) / LUG(Linux 用户组)。

写作也是一种高效的社交,建立自己的知识输出平台,有利于结实更多同行业人才。 输出自己的经验的同时,还能进行二次思考,并且形成自己的个人品牌。

用脚投票

如果经过各种尝试,发现的确无法恢复自己对工作的热情,那么也可能是环境的问题。 给自己一些时间思考,思考清楚原因。 离开对个体和团队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。 长期消沉没有战斗力的人,对于团队其实是团队毒药,会将气氛带差。 在一个没有热情的环境中工作,也是浪费个人的时间。「逝者如斯,不舍昼夜」, 一个人的生命何其短暂,不要浪费在没热情的事情上。

如果离开当前的团队,那么在下次选择时候,一定要慎重考虑之前遇到的问题, 避免悲剧重复发生。

最后

一个人很难持续保持极高热情,原因是你的工作内容始终会变得熟悉和重复。 这时候即进入一个舒适区,选择适应环境还是挣扎走出来, 这取决于个人的追求。 努力调整自己,通过学习、体验、Review 的方式,来帮助自己成长。 当到达瓶颈期的时候,想办法从自身、外部寻找帮助,重新进入非舒适区,才能让自己持续成长。

祝你有热情地工作。


原文链接: 工作和热情 | Log4D

3a1ff193cee606bd1e2ea554a16353ee

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:窥豹

窥豹